他们设计了1.5亿人收藏过的唱片封面
作者:新视线
唱片封面是一张专辑音乐理念最直白的呈现——神秘、超现实的唱片封面能够带引领人们进入更好的想象空间。在上个世纪黑胶盛行的年代,唱片的套封扮演着媒体传播的重要角色,人们倾向于把黑胶唱片当作艺术品一样收藏。上世纪70年代之后,随着流行的音乐风格转换,与其相伴的视觉元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革命。
其实在60年代后期,这种趋势已经初现端倪。英国波普艺术家彼得·布莱克(Peter Blake)为甲壳虫乐队巅峰之作《佩珀中士寂寞之心俱乐部乐队》(Sgt. Pepper’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)设计的概念性封套,以及安迪·沃霍尔为如地下丝绒乐队和滚石乐队设计的封套,都是当时的唱封经典。这之后,专辑封面设计师们摒弃了早期的艺人肖像照,将60年代后期涌现的概念化设计手法发扬壮大。这种种原因使得唱片封面进化出了新的风格。

Beatles Sgt. Pepper'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

Velvet Underground Velvet Underground & Nico

Rolling Stones Sticky Fingers
到了70年代,迷幻-实验摇滚的崛起将唱片封面设计的理念彻底革新,新的音乐风格需要更加抽象和概念化的唱封设计已经势在必行。其中英国的唱片封面灵魂设计师斯多姆·索格森(Storm Thorgerson)和他创立的Hipgnosis设计公司,更是将摇滚乐具有的煽动气质转化成为超现实的视觉盛宴,将充满梦幻和可能的乌托邦呈现在乐迷眼前,成就了唱片封面设计的黄金时代。
斯托姆·索格森
Pink Floyd的“第五位成员”
人们对唱片封面设计大师斯托姆·索格森(Storm Thorgerson)的印象首先来自于他为传奇摇滚乐队平克·弗洛伊德(Pink Floyd)经典专辑《月亮之暗面》(Darkside of the Moon)设计的唱封。实际上,从早年开始索格森就与这支乐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甚至可以说是平克·弗洛伊德促使索格森走上了唱封设计的道路,让他从影视改行做了设计师。大学时期,索格森和乐队的两位重要成员席德·巴瑞特(Syd Barrett)和罗杰·沃特斯(Roger Waters)就是关系要好的校友。与乐队密切的关系甚至让索格森获得了平克·弗洛伊德“第五位成员”的称号。1973年,索格森为平克·弗洛伊德的专辑《月之暗面》(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)首次设计了套封,整张专辑成为了代表70年代音乐和套封设计里程碑的经典之作,同时也开启了他们之后的一系列合作。

▲索格森与平克·弗洛伊德乐队两位重要成员是校友兼好友

▲索格森为平克·弗洛伊德早期灵魂人物—席德·巴瑞特(Syd Barrett)设计的个人专辑封面(左);席德·巴瑞特早年肖像(右)

▲Pink Floyd乐队最为著名的唱片《月之暗面》封面照,此封面照由索格森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设计。索格森拿了七款不同的设计给乐队看,他们最终选中了这款最简洁的三角形棱柱

▲索格森尝试用各种颜料制作《月之暗面》封面的过程

▲其中一款的最终制作效果
Hipgnosis
1.5亿人收藏过的它出品的唱封
索格森最初只是业余玩票为朋友的乐队设计唱片套封,没想到却在业内大获成功,他索性放弃了曾经热爱的影视行业投身平面设计,并与后来的室友——著名设计师奥布里·鲍威尔(Aubrey Powell)共同成立了Hipgnosis唱片设计公司。Hipgnosis的理念就是将音乐传递出的思想融入视觉创意当中,解放听者的想象力,让实验摇滚的精神在奇幻、前卫的视觉体验中获得升华。除了索格森、鲍威尔之外,还有彼得·克里斯托弗森( Peter Christopherson)等几位传奇设计师。…

▲Hipgnosis早期的黑白设计作品,到了后期他们更是将色彩运用得出神入化

▲ Hipgnosis 工作室在1970年代的样貌,1974年摄

▲从左至右,平克·弗洛伊德的 Roger Waters,设计师 Aubrey ‘Po’ Powell,以及乐队主创 David Gilmour,摄于1975

▲ Hipgnosis 的另一位主创奥布里·鲍威尔(Aubrey Powell),右图为他与索格森的合影
『摇滚精神的最佳诠释』
Hipgnosis和许多著名摇滚艺人有过合作,除了平克·弗洛伊德之外,还包括齐柏林飞船(Led Zeppelin),以及彼得·加布里埃(Peter Gabriel)和他领导的创世纪(Genesis)等乐队。富有煽动力的画面进一步解放了乐迷们的想象力,让他们置身一个神秘的不思议王国。这种乌托邦气质和让人热血沸腾的冲击力正是摇滚精神的最好诠释。据统计,有超过1.5亿人都收藏过Hipgnosis出品的唱封或海报。

▲ 1976年,Hipgnosis为披头士著名成员保罗·麦卡特尼拍摄的肖像

▲ 1976年 Hipgnosis为谁人乐队(The Who)成员 Keith Moon 拍摄的肖像,照片中Keith褪去所有衣服,将女朋友的皮毛围巾挡在腰间,充满了摇滚的煽动气息
『Hipgnosis的宗旨:事物应当永远都是真实的』
Hipgnosis出品的唱片本身就是奇幻的代名词。其设计充满了大胆的想象,同时又带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,仿佛在设计师们的眼中,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。当时并没有任何电脑特效处理的技术,所以他们在布景上都是动真格的。也许正是那个无法进行任何图像处理的年代,才让索格森和Hipgnosis的设计师们成为了场景设计的大师。索格森很少使用真实布景以外的其他手段,因为只有在现实中创造出真正颠覆视觉的场景,才能让他有成就感。
Pink Floyd Wish You Were Here (封面和封底)
这是索格森认为自己设计过最好的作品,也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。图中正在燃烧的男子并不是视觉特效,而是拍摄于美国一个电影制片厂的真实场景,燃烧男子的衣服和头发都由特殊的防火材料制成。这其中,索格森把专辑音乐的“缺席”理念恰如其分地体现在封面上。

Muse Uprising
Hipgnosis为Muse乐队设计的唱封,索格森一行人真的在山脚下挖了上百个洞,并且在里面种上数以百计的泰迪熊,右图为他们的设计手稿,原图中还包括一个巨大的泰迪熊阴影,用来衬映专辑名字《上升》(Uprising)。

Biffy Clyro Only Revolutions

Biffy lyro Saturday Superhouse

Scorpions Lovedrive
『唱封设计的式微』
到了80年代后期,索尼公司开发的CD数字唱片对传统的黑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,彻底改变了唱片封面设计的轨迹。由于封面体积变得十分狭小,其设计在一张专辑中不再占有重要比例。在这之后电脑技术也取代了劳神费力的实地布景,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风格取代了以往的设计,唱封设计就此迎来了它的衰落。1982年,索格森和鲍威尔分道扬镳。他们最后的共同作品是齐柏林飞船的《尾声》,而在此之后齐柏林飞船也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。1983年,索格森解散了Hipgnosis公司,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
作 品
『索格森为杂志拍摄的时尚摄影』
▲ Hipgnosis 70年代早期为 Club International拍摄的系列时尚摄影,利用了摇滚音乐中的诸多元素,充分反映了当时的风尚
『Peter Gabriel』

图注模板,请在次替换并输入你得内容……

▲ Gabriel专辑的套封设计。即使利用非常简单的效果,索格森和鲍威尔也能创造具有惊人爆发力的作品
著名摇滚艺人彼得·加布里埃尔(Peter Gabriel)从创世纪单飞后,曾刻录了数张个人专辑。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1980年的专辑《融化》(Melt)。专辑的封面便是一张融化的脸,这个创意始于索格森的一个梦,他在创作期间曾梦见过类似的场景。
著名观念摄影师Les Krims的系列宝丽华作品启发了索格森和鲍威尔。Les Krims利用宝丽来生产的一款刮相相纸,对尚未定型的影像进行第二次创作,制造出各种神奇的“绘画”效果。索尔杰森和鲍威尔将加布里埃尔的音乐理念幻化而出——他更加关注音乐的艺术性而不是表面上的华丽,《融化》的唱封因此而生。

▲ Les Krims 是著名的观念摄影怪杰,图为他惊世骇俗的宝丽来刮相作品集,这种相纸目前已经停产

▲《融化》(Melt)的宝丽来原稿

▲专辑最终的效果(左图)

▲ 索格森和鲍威尔最初的时候尝试了多种感觉的刮相涂鸦

▲ 索格森为原稿签名
『The Mars Volta 乐队』

▲《Frances The Mute》(2005)唱片设计欣赏

▲超现实主义画家 Rene Magritte 的作品《The Lovers》是索格森的灵感来源
『其他作品』

Syd Barrett The Madcap Laughs

UFOObsession

Hipgnosis 海报设计

Genesis The Lamb

海报设计-10cc London 1976

Fabulous Poodles London

“披头士热”海报设计 Beatlemania poster

The Alan Parsons Project Pyramid

Younger Brother Last Days of Gravity

The Cranberries Promises

Catherine Wheel Chrome